分子筛的结构和特点知识

为了更好的使用分子筛,我们需要了解其结构以及特点等资讯,这样才能及时的掌握好正确的操作和使用,如果我们不能及时的做出正确的处理的话,很容易是会引起问题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简单的了解下相关的操作吧。
分子筛是结晶态的硅酸盐或硅铝酸盐,由硅氧四面体或铝氧四面体通过氧桥键相连而形成。分子尺寸大小(通常为0.3~2.0nm)的孔道和空腔体系,从而具有筛分分子的特性。然而随着合成与应用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了磷铝酸盐类分子筛,并且骨架元素(硅或铝或磷)也可以由B、Ga、Fe、Cr、Ge、Ti、V、Mn、Co、Zn、Be和Cu等取代,其孔道和空腔的大小也可达到2nm以上,因此按骨架元素组成可分为硅铝类分子筛、磷铝类分子筛和骨架杂原子分子筛;按孔道大小划分,孔道尺寸小于2nm、2~50nm和大于50nm的分子筛分别称为微孔、介孔和大孔分子筛。由于具有较大的孔径,成为较大尺寸分子反应的良好载体,但介孔材料的孔壁为非晶态,致使其水热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尚不能满足石油化工应用所需的苛刻条件。
分子筛由于含有电价较低而离子半径较大的金属离子和化合态的水,水分子在加热后连续地失去,但晶体骨架结构不变,形成了许多大小相同的空腔,空腔又有许多直径相同的微孔相连,这些微小的孔穴直径大小均匀,能把比孔道直径小的分子吸附到孔穴的内部中来,而把比孔道大的分子排斥在外,因而能把形状直径大小不同的分子,极性程度不同的分子,沸点不同的分子,饱和程度不同的分子分离开来,即具有“筛分”分子的作用,故称为分子筛。目前在冶金,化工,电子,石油化工,天然气等工业中广泛使用。
分子筛有天然沸石和合成沸石两种。①天然沸石大部分由火山凝灰岩和凝灰质沉积岩在海相或湖相环境中发生反应而形成。目前已发现有1000多种沸石矿,较为重要的有35种,常见的有斜发沸石、丝光沸石、毛沸石和菱沸石等。主要分布于美、日、法等国,中国也发现有大量丝光沸石和斜发沸石矿床,日本是天然沸石开采分子筛大的国家。②因天然沸石受资源限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大量采用合成沸石。
商品分子筛常用前缀数码将晶体结构不同加以分类,如3A型、4A型、5A型分子筛。4A型即表中A类,孔径4Å;含Na+的A型分子筛记作Na-A,若其中Na+被K+置换,孔径约为3Å;即为3A型分子筛;如Na-A中有1/3以上的Na+被Ca2+置换,孔径约为5Å;即为5A型分子筛。
分子筛的用途有很多,使用也比较广泛,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及时的掌握好正确的使用,才能更好的发挥它的优势,所以说,要做好深入的了解,这样我们才能在使用的时候更好的掌握其方法。